首页 - 他山之石 - 正文

【他山之石】上饶师范学院:为乡村培养“脚踩泥土,愿做春泥”的好老师

作者: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4-02-24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教育必先行”,乡村教育振兴是乡村振兴之本。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背景下,乡村对高质量教师的需求更加迫切,而培养高水平的教师队伍离不开高质量的教师教育。地方师范院校承担着培养乡村教师的重任,2022年上饶师范学院入选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重点支持院校,其中在学科专业建设方面重点支持上饶师院小学教育专业建设。

上饶师范学院小学教育专业抓住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的契机,积极与帮扶院校上海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教研室开展虚拟教研活动,并根据国家基础教育改革需求,服务江西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如下探索。

一是致力于构建高质量师范生职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以培养具备乡村情怀、扎根乡村、师德优良、双科多能的卓越和复合型教师为目标,上饶师范学院小学教育专业构建了颇具特色的“理论+实践”分阶段递进的“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第一阶段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课程学习。结合小学教育专业学科特点,设置跨学科课程内容,融合乡村教育相关课程,结合本土的乡村教育实际,设置本土化特色学科课程内容。第二阶段,开展微格教学等师范生教育技能实训活动,提升师范生实践技能。第三阶段,开展县域优质小学与乡村小学“双轨道”的教育实践,将理论知识学习、教育技能实训与竞赛提升、教育实践三阶段相互融通,全面提升师范生培养质量。

二是制定融合“乡土元素”的多元化师范教育课程体系,着力提高教学质量。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是教师教育培养质量的关键要素,上饶师范学院小学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中强调课程多元化发展,坚持课程整合和特色培养,开展双轨道教育实践。为培养能够胜任乡村小学多门学科教学任务的小学教师,其一,我们在专业课程中设置融合语文和数学两大主教学科方向,并设置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英语、劳动类等课程内容模块;同时,为了培养“知识博、基础实、素质高、能力强、适应广”双科多能性的卓越小学教师,在培养方案中设置了通识教育课程、学科专业课程、艺术特长课程、教师教育课程、教学实训类课程等内容。其二,在课程内容中充分融合并挖掘乡土元素,如乡村振兴相关政策解读、乡村经典教育名著阅读、红色文化传承、乡村教书育人楷模、优秀基层教师事迹等。将“乡土元素”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帮助学生掌握乡村教育理论、了解乡村文化、根植乡土情怀。全面培养学生的“情”“技”“能”,锻造出具备扎实专业基础知识的优秀乡村小学后备教师。

三是构建教育共同体的教育实践模式,积极与区县中小学构建教师教育实践区,赋能基础教育变革。乡村小学教师不仅需要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还需要较强的教学实践能力。上饶师范学院小学教育专业依托省内外11个教育实践基地,执行“双导师”制度,构建了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研习“三习一体”的教育实践模式。我们组织学生开展教育见习,让学生走进小学、站上讲台,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此外,学院积极开展微格教学、微课设计等师范生教育技能实训活动,组织学生开展教学设计、说课、模拟课堂等比赛,巩固学科知识,提升教学实践技能。

教育实习是小学教师培养的重要环节,学院还与上饶市、浙江省义乌市县域优质小学和乡村小学开展合作,构建了覆盖城乡两种教学环境的“双轨道”协同育人实践模式。在第6学期,由学院教师带队在县域优质小学和乡村小学开展实习。实习过程中,组织学生进行教学观摩,参加教研活动,协助班主任工作,在小组内组织学生开展听评课和教学反思等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乡村教学的规律和特点,了解不同学校、不同乡村,不同地域教学的现状和特点,并将专业知识理论与教学实践相融合,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和适应力,为乡村教育振兴培养一批“脚踩泥土,愿做春泥”的高素质乡村小学教师。

来源:《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