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岁的黄汉源教授入党了!这一消息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东西院区不胫而走,让大家再次把目光聚集到创造乳腺癌**教授身上。
“入党是我毕生的追求”2022年,90岁高龄的黄汉源光荣入党时这样说。
黄汉源,男,1932年5月出生,2022年10月入党,新加坡归侨,协和医院乳腺外科教授,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北京当代医院终身名誉院长,荣获医疗卫生事业突出贡献奖、华夏医学科技奖等多项奖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在人类战胜乳腺癌的征程上,他是一位地标式的人物,“黄汉源”是一个可以大写的名字。
1998年,黄教授首次在临床上未用任何其他诊断手段的情况下,确认过直径仅0.7cm早期乳腺癌,创造了奇迹。2000年,经过不懈努力,将浆乳、肉芽肿乳腺炎的复发率控制在2%以内,技术远超国际领先水平,当时国际上的平均复发率为30%。
“最大限度的减少病患痛苦,挽救患者生命,是我的不懈追求。”黄教授深情的说到。
一颗初心向北斗
黄汉源1932年出生于新加坡,他自小就受到父辈的教育和爱国华侨的影响,对祖国有着深厚的感情。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占领新加坡,进行残酷的统治。黄汉源的父亲说:“宁可做文盲也不到日本人办的学校读书。”日本战败投降后,黄汉源进入陈嘉庚办的华侨中学读书,受到良好教育。
黄教授回忆到:“那时我对中国共产党有了初步的了解,知道中国共产党是真正抗日的,是为民族求解放、为老百姓谋幸福的党。”
得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后,黄汉源和他的同学们欢欣鼓舞,经过商议,在学校升起了五星红旗。当时的新加坡政府得知消息后,对学校进行了封闭,并抓捕了校长。后经过多次交涉,当局同意释放校长,允许学校开学,但前提条件是开除7名带头学生,并不允许新加坡任何学校接收他们,黄汉源就是7名学生之一,那一年他读高一。
黄教授说:“在新加坡的曲折经历,更加坚定了我回祖国读书,投入中国共产党怀抱的渴望。”
1952年,黄汉源在父亲的支持下,从香港转道广东,4月20日来到北京,到北京侨联报到后,被安排在东堂子胡同居住。7月份,在北京侨联的帮助下到大连中学继续读高中,后考取大连医学院医疗系。从此,在长达35年的岁月中,新加坡政府禁止黄汉源进入新加坡。
年轻时候的黄汉源,勤奋好学,十分刻苦,为自己钟爱的医学事业孜孜追求。他在大连医学院读书时,每天的课余时间几乎都是在图书馆度过的;每逢周末还会揣着馒头、带着水杯去山上看书,有时一看就是一整天,直到太阳下山才回学校。
功夫不负有心人,五年的学习生涯,黄汉源的专业成绩一直保持在全年级第一名。1959年,27岁的黄汉源凭借优异成绩被北京协和医院招收,开启了真正的从医生涯,成为了一名外科医生。
和笔者谈起自己90年不懈追求的心路历程,他讲到:“目睹穷人就医难,从小就立志要当一名医生,能为穷人看病的医生。”
被问到是否后悔选择从医,如果重新选择还会继续当医生吗?黄汉源斩钉截铁地说:会。当医生时间越久,就越容易发现,做一个好的医生,很多时候会因为你的存在,让很多生命得到挽救,尤其是在一些特殊环境下。
回想起医学院的第一堂课,黄汉源明白了,选择从医便要做好一辈子救死扶伤的打算。医生不仅仅是一份职业,还是一种使命,再苦再累都要治病救人的使命。
“就想用自己的医术报答党恩,为患者服务。”黄教授坚定而包含深情的说到。
赤子无悔求索路
“我这一生最大的满足就是看到饱受折磨的患者‘完美’地康复,这也是我一心致力于乳腺疾病研究和临床治疗的初衷。”黄教授说。
1984年,黄汉源教授开始从事乳腺癌疾病治疗与研究工作。他潜心于乳腺癌早期诊断的探索和研究,在国内较早建立乳腺癌胞浆甾体激素受体测定实验室,为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打下基础。他对晚期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也有深入研究,改变了传统的手术步骤,创下50分钟内完成乳腺癌根治手术的记录。
“那个时候全国各地的患者,甚至有国外的人都来治病。手术刀一握就是一天,一握就是一年,一握就是几十年。”黄汉源回忆到。“1986年,在澳大利亚西澳大学医学院伊丽沙白二世医疗中心外科学系进修,获荣誉研究员称号。进修即将结束时,因为学习优异、技术过硬,澳大利亚西澳大学想让我留下,那时国外的待遇好。”“我始终有一种信念,就是我手中的这把手术刀是党给的,我要回国,用这把刀为患者服务,给再好的待遇都换不来这把刀。”黄教授断然拒绝澳大利亚西澳大学的邀请,主动放弃优厚的待遇和舒适的生活条件,毅然回国,投身祖国的医疗事业。
正是因为他立下这样的弘毅之志,保持这样的赤子之心,虽然脚下的求索路布满荆棘,但望向巅峰的目光却日渐开阔。
多年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积累让黄汉源教授的医技日趋精湛。他完成过上万例乳腺癌手术,正确诊断率高达98%。他还曾在临床上未用任何其他诊断手段的情况下,仅靠手诊确认过直径仅0.7cm的早期乳腺癌。
“乳腺癌的病发特点有无痛单侧乳房包块和皮肤酒窝征,还可能有乳头内陷”黄汉源总结乳腺癌的临床特点。这在当时仪器设备还不够完善的情况下,可谓疑难疾病患者的一大福音。
黄教授说:“为患者服务是我一生的追求”“只要身体允许,我会继续为患者服务。”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直到90岁高龄时依然每天坚守在手术台旁,平均每个月做80台手术。
20余年来,他潜心研究浆细胞性乳腺炎和肉芽肿性乳腺炎,开展以手术为主的治疗模式,先后治愈4000余名患者。
在一次媒体分享会上,一位患者远道而来,对黄教授鞠躬致谢:“正因为当初听取了您的建议,我多活了24年,而且我坚信自己以后的人生道路会更长、更精彩。”每当看到这样的场景,他都感觉无比幸福。
黄教授说:“医生的职业神圣而伟大,而女性的乳房对女人来说,不仅仅是一个器官,更是女性幸福的所在。”
近年来,他将皮瓣转移术应用于浆细胞性乳腺炎和肉芽肿性乳腺炎的临床治疗中,追求手术与整形的一体化。皮瓣转移术在整形外科、矫形外科中常用于修复创面,修复器官缺损,如耳、鼻等器官的缺损。将皮瓣转移术应用于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治疗,使许多病变严重原本不能保留乳房的患者得以免除乳房切除术。黄教授近10年做了近2000例这样的手术,使患者的乳房都得以“完美”保留。
耄耋之年终圆梦
黄教授回忆起自己的成长路,“当年在新加坡升起的那面五星红旗,始终印在我心里,好像已经为我指出了一条光明大道。”“那时我对中国共产党建立的新中国非常向往。”“我当年回国的时候就带了一个皮箱,几件衣服。是在国家的帮助下,陆续上了高中、读了大学、有了工作,我从内心感激党,感激祖国。”
“我就是为了追随中国共产党回来的,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我毕生的追求!”黄教授反复对笔者重复这句话。
但他始终认为自己贡献还不够,还不完全具备入党的条件。
近几年,黄教授加强了对党的创新理论的学习,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建党百年的重要讲话深深印在他的心里,“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广泛凝聚共识,广聚天下英才”等等铿锵有力的话语深深激励着他,鼓舞着他。
回顾自己的历程,黄教授亲眼见证了党领导下的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已年近90,再不申请就等不及了。2021年国庆节,黄汉源向协和医院党组织正式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2022年10月,90岁的黄汉源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希望自己能够穷尽一生的才华和精力,去帮助那些乳腺疾病患者,帮助她们摆脱疾病的折磨。回归健康,重获自信。这是我毕生的追求。”“我的目标是让健康不要遗漏任何一个女性。”这是黄汉源的肺腑之言。
如今,90岁的黄汉源教授,依然手不抖、眼不花,依然奋战在医学前线。但因为身体原因,不能亲自为患者做手术,但他仍然每天往返于家和北京当代医院之间,为患者检查、治疗,风雨无阻,从不间断。他说,“我的头脑依然很清晰,我的身体依然很健康。只要患者需要我,即使90岁了,我也会继续坚守在手术台旁,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继续奋斗。”黄教授总结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认为外科医生想练就一双巧手,最好的时光是在50岁以后,因为此时外科医生的手才是最好用的,而他在多年的临床治疗中也积累了足够丰富的手术经验。他说:“我不愿意白活着,我愿意竭尽所能为患者服务”“宁可死在手术台,也不能躺在床上等待”“病人因为你而得到了救治,这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对他而言,当回首往事时,唯有如此才算是实现了人生价值,不负此生。
(来源:北京侨联)